首 页 | 加为收藏 | 联系协会 


 
  行业动态
  会员信息
用 户:
密 码:
 
行业动态  

 
中国农大梁沛教授给出小麦、玉米、蔬菜、棉花害虫用药建议
发布人:江山化工  发布时间:2020-9-14 14:45:13  浏览次数:431

在9月7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上,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杀虫剂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梁沛进行了杀虫剂发展报告。在报告中,梁沛教授就部分害虫防治进行了应用分析及用药建议。


微信图片_20200910104045.png

中国农药与发展应用协会杀虫剂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梁沛


褐飞虱用药建议:


目前登记用于防治褐飞虱的杀虫剂共8大类29种,其中用量较大的有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毒死蜱、氟啶虫胺腈、三氯苯嘧啶、异丙威、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随着抗药性的增加,梁沛教授给出了相关用药建议:停止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严格限制使用吡蚜酮,每季一次;交替轮换使用毒死蜱、烯啶虫胺、三 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等药剂。 


二化螟用药建议:


目前登记用于防治水稻螟虫的杀虫剂共9大类35种,其中使用量较大的有阿维菌素、杀虫双、三唑磷、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氧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随着抗药性的增加,梁沛教授给出了相关用药建议:高水平抗性地区:停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中等抗性以下地区:限制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使用次数;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双酰肼类药剂、毒死蜱。 


小麦蚜虫用药建议:


目前登记用于防治小麦蚜虫的杀虫剂共6大类23种,其中使用量较大的有氧乐果、高效氯氰菊酯、抗蚜威、噻虫啉、氟啶虫胺腈等。随着抗药性的增加,梁沛教授给出了相关用药建议:对吡虫啉和氟啶虫胺腈抗性呈增加趋势,注意限制使用次数,与氧乐果、抗蚜威、高效氯氟菊酯等药剂轮换使用;可用药剂种类较多,防治问题不大。


玉米害虫用药建议:


目前登记用于防治玉米螟的杀虫剂共5大类11种,其中使用量较大的辛硫磷、乙酰甲胺磷、阿维菌素等,目前基本没有明显抗药性。登记用于防治黏虫的杀虫剂主要有氯虫苯甲酰胺、乙酰甲胺磷和球孢白僵菌3种药剂,目前基本没有明显抗药性。梁沛教授给出了相关用药建议:玉米螟和黏虫:目前均没有明显抗性,所登记和推荐使用的品种都可用。草地贪夜蛾:已经带有对有机磷和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基因,因此应限制乙酰甲胺磷、氯虫苯甲酰胺和四氯虫酰胺的使用次数,防止抗性进一步发展。


棉花害虫用药建议:


棉铃虫:目前登记用于防治棉铃虫的杀虫剂共8大类36种,用药建议是重点在华北地区,在高抗地区停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限制有机磷类、阿维菌素药剂的使用次数(每生长季限用1次)。与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药剂轮换使用。


棉蚜:目前登记用于防治棉蚜的杀虫剂共6大类33种,用药建议是停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等药剂,选用氟啶虫胺腈、灭多威、氧乐果等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并采取抗性综合管理措施。 


蔬菜害虫用药建议:


甜菜夜蛾:长三角、华南地区应停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


烟粉虱:在华北地区及湖北、湖南蔬菜产区,应停止使用溴氰虫酰胺、吡丙醚、螺虫乙酯等抗性上升的药剂。


小菜蛾:地区间抗性水平差异极大,总体上从北到南抗性明显增加,并以海南、广东、广西、云南抗性最为严重。根据抗性监测结果,合理选药、用药,停止使用高抗品种,限制使用中抗品种,轮换使用低抗或敏感品种。


此外,梁沛教授还就2017年以来新登记的外企产品腈吡螨酯、三氟苯嘧啶、双丙环虫酯,以及自主创制品种哌虫啶、环氧虫啉、环氧虫啶、戊吡虫胍、四氯虫酰胺、乙唑螨腈进行了现场分析交流。同时在杀虫剂发展趋势方面,梁沛教授提出三点:一是现有杀虫剂引起的抗药性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二是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化学杀虫剂不断涌现;三是高效、专一、安全的非化学杀虫剂是重要趋势。



 打印   关闭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氯碱网 中国农资人论坛 第九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丸宏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丰田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市龙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同济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润鸿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南通宏洋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派斯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正达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利华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神雨绿色药业有限公司 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新华农药有限公司 海门市江乐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宝叶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金陵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南沈植保科技开发公司 江苏侨基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 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市嘉禾化工有限公司(海门) 南通维立科化工有限公司 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化学化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南通市植保站
南通市质量监督检验所      

南通市农药协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41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