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农药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暨农药行业媒体工作座谈会在南通召开
3月18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南通金蛤岛召开了2010年全国农药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暨农药行业媒体工作座谈会,来自安徽、广东、海南、湖北、湖南、江苏、山东、上海、浙江、重庆、河北、江西、辽宁省的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以及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化工报、农资导报、农药市场信息、农化市场十日讯、农药、安徽农药信息、农资与市场、精细化工中间体、现代农药、今日农药、世界农药、中国农药等编辑部的记者4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协会副秘书长曹承宇主持,如东县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冯健主任致辞,罗海章理事长报告了中国农药工业协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计划。
罗理事长首先通报了2009年全国农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全年累计生产农药226.2万吨,同比增长12.3%,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杀虫剂79.7万吨,同比增长5.1%,占总产量的35.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杀菌剂24.0万吨,同比增长8.0%,占总产量的10.6%,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除草剂81.6万吨,同比增长18.3%,占总产量的36.1%,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第一次超过杀虫剂所占比例。累计进口农药4.4万吨,同比下降0.5%,进口农药数量相当于同期出口数量的8.7%,同期农药产量的1.9%,进口农药用汇3.3亿美元,同比增长13.0%,平均进口单价7500美元/吨。出口农药50.8万吨,同比增长4.7%,为同期产量的22.5%。受国际金融危机及草甘膦非理性价格大幅涨落的影响,农药出口金额大幅下降,全年为14.2亿美元,同比下降29.8%,平均出口单价2795.3美元/吨,同比下降32.9%。全年进出口贸易顺差10.8亿美元,同比下降37.2%,其中除草剂顺差6.3亿元,占总顺差的58.3%,同比下降43.6%。
2009年农药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及产品销售率有所提高,而利润大幅下降,其中生物源农药利润呈正增长,行业亏损面略有下降,而亏损额增加。全行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320.3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生物源农药增长18.7%。完成现价销售产值1280.4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生物源农药增长21.8%。产品销售率97.0%,同比提高0.9个百分。1~11月企业利润总额为76.0亿元,同比下降29.5%,这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草甘膦非理性价格的大涨大跌影响所致。生物源农药现价销售产值为148.1亿元,同比增长21.8%,占农药总销售产值的11.6%(不包括转基因作物),位居世界前列。生物源农药利润总额9.9亿元,同比增长17.9%,这与农药总利润呈负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
罗理事长总结了2009年协会主要工作。一是紧密联系各级政府,如实反映行业情况,协助政府正确决策。发挥协会专家优势,协助政府研究制定《农药工业产业政策》,组织讨论、研究对《农药管理条例(修订稿)》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安监局对《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征求修订意见;协助政府农资打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反映行业真实情况,如建议“双高”目录剔除克百威和三氯杀螨醇产品,申请乙酰甲胺磷等产品享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维护企业切身利益;接受政府委托农药生产批件与核准的相关工作、组织现场核查、农药批件汇编,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继续加强园区建设,创建产业示范基地(江苏如东、山东潍坊);开展农药调研工作,掌握行业经济数据,如开展重点农药企业经济运行检测统计工作,开展农药产品质量调研工作,开展硫丹生产、加工和销售情况调查等。二是坚持服务会员,搭建行业信息平台,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咨询服务,扶持会员做大做强;支持企业优惠条件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会员单位乙基氯化物反倾销应诉,完成了第二次农药行业信用评价,召开了2009年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召开了农药行业融资并购峰会,召开了海峡两岸农药交流会,推荐优秀企业参与Agrow Awards评选活动,组织企业出国考察,隆重举行了60周年农药工业成就展,开展了农药创新奖评选表彰,开展化工培训8个批次,在山东省农药工业协会设立了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中国农药》双月刊改为月刊,英文刊《China agrochemicals》办得很有特色,发展特约通讯员35名,中国农药工业网重装服务器后浏览速度大大加快。三是加强协会内部建设,努力完善日常工作,提高自身履职能力。3月21日在苏州召开了2009年全国农药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暨农药行业媒体工作座谈会,6月11~112日在青海西宁市召开了第八届二次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9月25日在上海召开了八届三次常务理事会。
罗理事长提出了2010年协会重点工作。一是积极应对当前危机,引导行业稳定发展;二是密切关注《条例》修订,争取行业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实施监管力度,推进农药绿色出口;四是成立农药协作组织,如吡虫啉协作组、2、4-滴协作组、阿维菌素协作组等,共同提高市场秩序;五是建立农药统计体系,完善农药生产企业生产年报制度,为政府正确制定产业政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建立产能过剩预警机制、建立淡季储备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六是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乳油产品淘汰问题,组织召开制剂会议(4月15~16日在苏州召开“第二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研讨会”),提升行业加工水平;七是积极做好应对预案,加大农药正面宣传,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海南毒豇豆事件”引起的大田作物上全面禁用高毒农药名单,计划6月召开第二届全国农药行业环保安全技术交流会,10月19~22日召开第十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交流会的主题是“节能减排调结构,团结协作上水平”,并开展论文征集工作。
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汪建沃、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姜书凯、重庆市农药行业协会李天民、南通市农药协会戴宝江、江苏省农药协会周荃、山东省农药工业协会张昊、河北省农药工业协会宋玉曼、上海肥料农药协会曹树球等先后发言,充分肯定了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一年来的工作,2010年的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大家对当前农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协会加大呼吁力度,切实维护行业利益。一是关于“毒豇豆”事件引起的新一轮高毒农药禁止使用和生产问题,尽管高毒农药品种范围已由50种缩小为21种,但涉及的品种和企业还是较多,呼吁有关部门要解决好企业品种退市的补偿机制问题,以及给企业一个适当的过渡期限;对农药的安全使用,呼吁农技推广部门要切实加强指导和负起监督管理责任。二是关于登记资料不能共享、浪费社会资源问题,实质问题是部门的利益趋动,所谓的“公平”实际上是部门利益在作祟,呼吁有关部门要反思,改变思维方式,尽快建立资料共享补偿机制,把有限的人力、财力以及自然资源用在农药科学合理使用的培训指导以及农产品安全监测上来。三是行业对《农药管理条例(修订稿)》的重视还不够,建议协会进一步呼吁有关部门修改条例不要强调部门利益,不要将《条例》变成部门规章,要分清政府与企业的职责,政府应该把职能转变到关心社会公共利益如提高用药水平、食品安全监管上来,过分地强调农药登记资料和无休止的重复试验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不负责任,协会要反映这个诉求,要专门组织人员研究条文,写上一份建议书交给国务院法制办。四是关于停办新上乳油生产批件问题,企业反响比较大;一方面停办乳油新证过于简单和草率,没有专门发文通知,仅在批件通告中提及,没有截止受理时限,缺乏严肃性;另方面管理部门之间意见不统一,步调不一致,导致企业在品种登记上浪费时间和金钱,药检所给登记照花钱工信部不发证,而列入许可证管理的乳油产品质监局照发许可证的局面;大家认为淘汰乳油产品是发展方向,但有一个渐进过程,呼吁有关部门要协调一致,以科学的态度对农药乳油产品分门别类处理,制定符合实际的淘汰计划和替代方案,替代方案因品种而异,能转为其它环保剂型的就转,不能转为其它剂型的要提高有效成分含量或改变溶剂类型,要求采用植物油或改性松脂等环保型和可再生溶剂,并且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五是质监局生产许可证管理方面的衔接问题,往往是国家标准一公布,企业必须申请许可证,而实施细则发布跟不上,质监局不受理企业的申请,企业只好沿用原有的批件标注产品,往往遭到工商局、农业执法大队的查处;呼吁有关部门在公布国标的同时公布许可证实施细则,让企业可以申证;或规定国标公布后预先受理企业的预申报;或允许工信部继续发放批件作为过渡;总之呼吁两个部门对批件转许可证要协商一个过渡办法。六是批件审批公告速度太慢,影响企业产品上市,呼吁有关部门要加快办理速度。七是关于农药企业月报统计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改为季报或半年报,并且只对原药生产和销售进行统计分析,每年底对所有企业的年报制度还是要坚持的。八是按照农业部1158号公告精神,2009年12月底停止生产10%草甘膦水剂,但仍有二年销售和使用时间,呼吁有关部门对公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违章生产的企业查处,维护行业公平竞争。
会议期间,中国农药工业产业园区(如东洋口化工园区)召开了新闻媒体见面会,罗海章理事长及如东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任健接受了全国农药行业媒体记者的集体采访,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如东洋口化工园区一、二期及相关企业,以及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戴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