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加为收藏 | 联系协会 


 
  行业动态
  会员信息
用 户:
密 码:
 
行业动态  

 
863计划重点项目“农药低排放技术开发”课题中期检查会在南通召开
发布人:江山化工  发布时间:2010-10-17 7:44:02  浏览次数:1866
 

1013,科技部高技术中心材料处在江苏南通召开了863计划重点项目“农药废水低排放技术开发”课题中期检查会,史冬梅处长主持会议,863计划专家张国庆教授任检查组组长,项目所属7个课题中有“草甘膦废水低排放及母液回收利用技术开发”、“百草枯废水资源化成套技术开发” 、“毒死蜱清洁生产与废水低排放技术开发”吡虫啉创新工艺研究与废水治理技术开发”、“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废水综合治理与低排放技术”、“阿维菌素清洁生产新工艺及废水、废渣低排放技术开发”等6个课题的承担单位江山股份、山东科兴、升华拜克、青岛海利尔、利尔化学、浙江新农分别用PPT汇报了课题中期研究进展。五位专家就各课题汇报情况及提供的书面材料进行了质询,并根据课题进展总体评价、考核指标实现程度、支撑条件落实情况、阶段性成果及前景预期、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等提出了中期检查结论意见。科技部领导及专家组成员还实地考察了江山股份“草甘膦废水低排放及母液回收利用技术开发”实施情况。14日,检查组成员赴扬州对优士化学承担的“菊酯类农药废水综合治理成套技术开发”进行了会议检查和实地考察。

项目所属7个课题均按照课题任务合同书年度计划有序的开展各项研究工作,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初步完成了草甘膦、百草枯、菊酯类杀虫剂、阿维菌素、吡虫啉、氯代吡啶类除草剂、毒死蜱等7个农药骨干品种的清洁生产新工艺和配套的废水治理综合关键技术开发,初步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药生产废水低排放成套技术,基本上完成了课题技术指标要求,并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1)改进了草甘膦合成工艺技术,降低了“三废”产生量,开发了草甘膦母液多级膜分离回收技术以及废水综合治理技术。

2)改进了百草枯合成工艺技术,降低了“三废”产生量,开发了萃取法回收百草枯、双效蒸发法回收氯化铵、液膜分离技术处理含氰废水等技术。

3)改进了毒死蜱合成工艺技术,降低了“三废”产生量,开发了乙基氯化物新的氯化工艺、三氯吡啶酚钠串联制备技术以及副产物回收利用等技术。

4)开发了吡虫啉环合、二步加成以及缩合的新工艺,降低了DMF用量,提高了收率,从源头减少三废产生。

5)改进了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合成工艺技术,降低了“三废”产生量,开发了氨回收利用、氯气增压循环利用、副产钾盐回收等技术。

6)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了阿维菌素菌种,阿维菌素的发酵效价达7350IU/ml,开发了阿维菌素废水回用技术。

7)改进了菊酯合成工艺技术,降低了“三废”产生量,开发了MBR等废水处理技术并应用于菊酯类农药废水治理。

项目已经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和工程化效果如下:

1)亚氨基二乙腈生产工艺创新,双甘膦一步法合成工艺,IDA法草甘膦工艺改进(溶解法),草甘膦母液多级膜分离集成技术,草甘膦资源化回收技术;相关技术在2万吨/年亚氨基二乙腈、1.5万吨/IDA法草甘膦、3万吨/年甘氨酸法草甘膦装置上进行了试用,新建了相配套的草甘膦母液膜分离浓缩装置,中水回用示范装置,以及IDAN母液制肥装置。

2)百草枯生产工艺创新,萃取法回收百草枯技术,氰化钠和氯化铵回收技术;相关技术已在6000/年百草枯原药生产装置进行试用,新建了双效蒸发回收氯化铵装置和流化造粒焚烧装置,扩建了6000/年百草枯原药生产装置。

3)乙基氯化物新氯化工艺,三氯吡啶酚钠与毒死蜱制备工艺的串联技术,硫磺回收利用技术;相关技术已在5000/年毒死蜱原药生产装置上进行试用。

4)吡虫啉缩合新工艺,2-氯-5-氯甲基吡啶环合新工艺;已在1200/年的装置上进行了生产,正在3000/年吡虫啉的装置上进行试用。

5)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生产工艺创新,氯气增压循环利用技术,高效脱氨回用工艺,光催化氧化技术;相关技术已在2500/年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原药装置和废水处理装置上进行了应用。

6)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菌种,效价可达7350IU/ml,阿维菌素清洁生产新工艺已在150吨的原药生产装置上进行了试用。

7)菊酯连续化生产工艺,盐酸气和二氧化硫气体的高效分离技术,MBR-三相流化床集成废水生化处理技术;新建了3150吨菊酯/年的MBR、普通好氧生化装置,正在试运行。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草甘膦等7个农药品种的废水总排放量预计可以减少1000万吨/年、COD总排放量预计可以减少3000/年。本项目技术在行业内推广后预计可减少废水排放8000万吨/年,减少COD排放24000/年。

刘久贵副司长在检查会总结时指出,一是农药废水低排放技术开发项目启动比较早,各课题承担单位在专项经费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自筹经费开展研究活动,确保了项目总体进展良好,但是项目合同规定的课题执行时间是从200951开始的,自筹经费用于前期的投入在项目经费统计中遇到时限问题,要合理研究解决方案。二是项目组织单位及课题承担单位要充分认识到项目实施的意义,提高认识,从而加强项目成果的宣传。明年3月份要对“十一五”科技成果进行集中展示,课题承担单位要与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密切配合,做好项目的宣传工作。本项目的实施对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污染物低排放,支持行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的意义重大。(戴宝江)


 打印   关闭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氯碱网 中国农资人论坛 第九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丸宏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丰田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市龙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同济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润鸿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南通宏洋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派斯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正达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利华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神雨绿色药业有限公司 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新华农药有限公司 海门市江乐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宝叶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金陵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南沈植保科技开发公司 江苏侨基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 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市嘉禾化工有限公司(海门) 南通维立科化工有限公司 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化学化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南通市植保站
南通市质量监督检验所      

南通市农药协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41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