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加为收藏 | 联系协会 


 
  行业动态
  会员信息
用 户:
密 码:
 
行业动态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规划思路报告会在湖北宜昌召开
发布人:江山化工  发布时间:2011-4-28 15:11:36  浏览次数:1573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规划思路报告会在湖北宜昌召开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规划思路报告会于41113日在湖北宜昌市召开,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主办,湖北省经信委、湖北兴发集团协办,有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工信部原材料司宋显珠副司长主持开幕式,湖北省经信委欧阳万坤主任到会致辞。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李勇武会长应邀参加会议并讲话。李会长指出,2010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全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历史最高的8.88万亿元,已是世界第一大化工生产国,第二大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国,22种大宗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不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国产原油2亿吨,只有36天消费量的储备能力。“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求:一要牢牢把握住中央提出的主题和主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二要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三要明确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特点,如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四要把握技术创新的制高点,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调结构没有技术创新支撑就是一句空话;五要突出责任关怀和环保责任,推动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蔡荣华处长的讲话指出,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3.6万家,700万从业人员,有几十个关联行业,产业链比较长,以及行业内消费为主的特点。“十一五”石化产业发展情况,经济规模扩大,1.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3800亿元利润,占全国工业利润的9%,产业地位提升;化工园区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结构上比较优化,如山东、广东、江苏和辽宁的石化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6%;技术进步上有突破;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得也比较好。2009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实施以来,我国调整了对外贸易政策,有86.4%的税则号进行了调整,降低出口成本230亿元;安排了588个技改项目,拉动投资3300亿元;出台了一些准入门槛和产业政策,产品标准上千项;修订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指导目录》,抑制产能过剩;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安排了75个技改项目,拉动投资60亿元。蔡处长认为,石化产业存在的问题,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监管不到位;企业自身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乙烯原料短缺,自给率50%,产品档次不高,高端品种少,低端品种过剩,还有各种制乙烯方法的后加工配套问题。下一步石化产业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力度、切实落实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的各项任务;二是要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和指导目录(2011年本)》,促进转型升级;三是要强化宏观调控措施,坚决遏制重复建设,主要指煤化工;四是要坚持产业政策导向,强化规划布局;五是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国债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今年国债投资项目重点放到地方;六是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把节能减排的工作落到实处。

工信部原料司陈司长分析了石化行业发展与面临的形势,介绍了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年均增长速率13%15%,总产值1618万亿元。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是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二是产业布局调整,三是产品结构调整,要严格控制碱、农药产能过剩,四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五是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六是实施四项重大工程(烯烃原料多样化,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化肥农药结构调整——农药新产品比重由10%上升为15%,高毒农药比重由5%下降为3%,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本质安全度提升工程),七是大力培育发展化工新材料。在石化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中和企业家要关注的问题,一是结构调整问题,中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接近9%10%,经济总量还要翻番,要实现石化行业由大变强,自身调结构的压力较大;二是节能减排问题,有关部门会有硬性指标下达,石化行业是资源性行业,能耗物耗比较大,污染物产生量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三是资源的约束性问题,资源性原料涨价,如矿石、石油每月300亿元的涨价因素要消化,最终都要传递给消费者;四是关注民生问题,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监控化学品监督管理,以及食品安全,涉及石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也涉及石化产业布局的调整上,在企业内部也要提倡对职工的关怀,加强培训和管理。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顾宗勤院长的讲话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工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一是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能源资源安全、气候变化以及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我国面临着国际贸易的多重考验;国际环境、资源、金融等压力持续增大;二是“十二五”将是我国石化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我国石化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基地化格局基本形成,技术装备水平取得实质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化工业仍然大而不强,产业结构性缺陷仍然明显,落后产能比重较大,高端产品比重较低,产业集约化水平偏低,节能减排任务繁重,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严重等。“十二五”的发展应注重关注如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石化工业应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集中体现在“三个转变”,即从规模化生产初级化工原料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石化产品转变,从分散经营向大型化、集约化、一体化转变,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三是把创新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化工新材料将成为引领石化产业向高端发展的重要领域,新型煤化工技术示范推广,大型炼油、乙烯、化肥装备国产化;四是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五是大力促进节能减排,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和过程排放控制技术,强化源头控制和过程管理,减少“三废”和二氧化碳排放,鼓励发展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

在专题报告会上,规划院的白颐报告了“十二五我国烯烃行业实施结构调整及科学发展的措施建议”,刘延伟报告了“十二五煤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及建议”,李志坚报告了“十二五煤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及科学发展的措施建议”,杨光亮报告了“十二五我国农药行业结构调整措施建议”,魏工程师报告了“危险化学品行业管理研究”,吴晓峰报告了“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内容解读”,张方报告了“我国化工新材料与精细化工发展形势分析”,陈瑞峰报告了“化工新材料在新兴领域应用的热点及趋势”。

“十一五”农药发展的回顾,主要特点:一是生产能力和产量处于最快速发展时期,2010年生产能力290万吨,产量234.2万吨(统计局的数据),产量年均增长17.6%;二是国内需求量无明显增长,2010年国内消费量30.2万吨(农业部的数据),年均增长1.5%;三是出口量高位增长,2010年出口实物量61.2万吨,出口金额17.7亿美元,年均增长7.5%4.8%;四是产业集中度反而下降,201021家上市公司农药销售140.25亿元,占全国销售收入的8.8%,而200526家上市公司农药销售额占全国比例为14.4%,“十一五”期间有5家上市公司退市或退出农药行业;五是创制能力稍有起色,有27个创制农药获得(临时)登记(“十五”期间则有7个创制品种);六是重复建设和产品同质化严重,见表1

1  部分农药产品生产及登记情况

产品

原药生产厂家(工业)

原药登记厂家(农业)*

相关产品登记数

草甘膦

51

107

625

毒死蜱

22

46

1168

吡虫啉

24

43

940

百草枯

15

32

300

乙草胺

20

29

684

苯醚甲环唑

10

13

158

备注:

*农业部门登记原药厂家已经剔除国外登记厂家。

“十二五”期间农药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食品安全要求,20101月海南毒豇豆、4月青岛毒韭菜都是有机磷杀虫剂残留所致;二是资源环境约束,沪、浙、苏南企业向苏北、江西、安徽等地区转移,园区外企业向专业园区或化工产业集聚区转移,发酵产业向资源产地转移如阿维菌素;三是出口市场,主要是东南亚和南美国家,北美、澳洲、欧洲市场进入门槛很高,中东、非洲、中(东)亚地区汇率风险高,产品高附加值地区常有贸易壁垒;国内需求不旺,使用高效低毒产品,总量变化不一定明显,农业耕地18亿红线问题依然存在,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影响种粮积极性。

农药行业结构调整的内涵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的空间有限,一是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得到很大改善,见表2。二是高毒农药所占比例很小(通常说法为5%),但绝对使用量不小,按照农业部有关资料(高毒高残留农药削减计划),22个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3万吨左右,占全国比例1.3%,而农业部2010年国内需求量预测30.2万吨,考虑高毒高残留农药大部分用于国内市场,因此高毒农药占国内市场比例接近10%,可见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是有原因的。高毒农药结构调整方向是增加替代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涕灭威、磷化铝、硫线磷、灭线磷、溴甲烷等8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线虫、储粮害虫或土壤处理等用途方面替代品种的开发,加快行政保护过期及专利期届满杀虫杀螨剂的开发,如多杀霉素、噻虫胺、吡螨胺等,高毒农药制剂产品低毒化和安全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三是生物农药发展缓慢有其自身原因(药效发挥缓慢、药效受环境影响而不稳定)。四是杀菌剂还有发展空间,但主要困难有杀菌剂尤其是保护性杀菌剂使用尚需进一步提高认识,行政保护品种和专利期品种不能生产,已经开发的品种相对较少;杀菌剂发展品种主要有嘧菌酯、嘧菌环胺、氰霜唑、啶氧菌酯等专利期届满品种,氟吗啉、烯肟菌酯、烯肟菌胺、噻菌酮等国内专利产品(需要得到授权),醚菌酯、烟酰胺等行政保护届满品种(结合专利保护情况)。

2  农药产品结构调整情况

项目

杀虫剂,%

杀菌剂,%

除草剂,%

1990

78.8

3.3

6.8

1995

70.5

10.7

15.3

2000

61.3

10.6

18.0

2005

41.8

10.1

28.6

2010

31.8

7.1

45.0

备注:

未统计其它类农药,因而合计数未达100%

农药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很大,一是大型农药企业有兼并重组的意愿,也有资金实力进行兼并重组,二是大量中小企业日子比较难过,也愿意参与大型企业集团的重组,三是只有组成或形成大企业集团,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才有可能与国外公司合作或走向国际市场。建议在企业兼并重组方面要出台小企业退出机制,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批件允许有偿转移给兼并重组企业,使退出企业有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兼并重组企业能够避免重新试验和重新申报,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还要积极探讨实现一证管理的路线图和实施途径。

工信部原材料司宋显珠副司长对会议作了精彩的总结。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湖北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该园占地面积2600兴发集团是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141),拥有22个子公司,经营范围为无机磷酸盐系列产品、磷矿石、水电站等,近几年来与金帆达合作,投资兴建了2万吨甘氨酸(在建3万吨,计划总量10万吨)、5万吨甘氨酸法草甘膦(计划总量10万吨)、6万吨有机硅单体(计划总量18万吨),配套氯碱15万吨(计划总量33万吨)、热电联产。湖北省十一五规划明确定位“以兴发集团为主体,建设全国重要的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可见兴发集团在磷化工方面的前伸后延做得比较好,后发优势明显,值得我们关注。(戴宝江)


 打印   关闭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氯碱网 中国农资人论坛 第九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丸宏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丰田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市龙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同济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润鸿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南通宏洋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派斯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正达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利华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神雨绿色药业有限公司 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新华农药有限公司 海门市江乐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宝叶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金陵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南沈植保科技开发公司 江苏侨基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 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市嘉禾化工有限公司(海门) 南通维立科化工有限公司 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化学化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南通市植保站
南通市质量监督检验所      

南通市农药协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41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