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新剂型及助剂学术报告会在南通职业大学召开
12月是南通职业大学“学术活动月”。12月14日上午,该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与南通市农药协会在主楼1306会议室,联合举办了农药新剂型及助剂学术报告会。来自我市40个农药企业从事农药剂型研究开发、制剂生产的经理、企业技术负责人以及南通职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师生代表60多人参加了会议。
报告会由该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戴宝江教授主持。中国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张宗俭博士应邀作了《农药剂型与助剂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一是介绍了我国农药剂型登记现状。2012年统计已登记25947个农药制剂产品,其中包含多个厂家登记同一产品情况。在14种农药剂型中,乳油产品占35%,可湿粉剂占22%,处于登记有效期内的水基化、颗粒状新型环保剂型约3700个,占总数的1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登记的农用农药产品中,水基化、颗粒状产品约800个,占多年登记制剂总数的52%,创近十年之最。二是介绍了农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三是介绍了我国农药剂型发展趋势,主要是水分散粒剂、水悬浮剂及水乳剂,未来农药剂型研究的重点是悬浮剂和乳液制备技术、控制释放、新型固体制剂技术、助剂和吸收的认识、改变物理性级新技术、新型传递技术。四是介绍了农药助剂的种类与应用,包括配方助剂和喷雾助剂的开发应用,尤其是喷雾助剂的使用技术及增效机理。五是介绍了我国农药助剂管理的相关进展,苯类等芳烃类溶剂由于安全问题以及潜在的致癌作用逐步被限用或停用;2009年2月工信部《工原【2009】第29号公告》自2009年8月1日起,不再颁发以轻芳烃作溶剂的乳油生产产品批准证书;2009年10月石化协会《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农药制剂非芳烃溶剂化是行业重点发展方向;登记对助剂的要求,如乳油、可湿粉、微乳剂,登记含量不得低于已登记产品,农业部747号公告禁止使用八氯二丙醚,限制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有毒有害溶剂的使用,农业部1133号公告严格控制矿物油质量;2012年10月24日农标委评审会上通过了《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行业标准,要求苯≤1%、甲苯≤1%、二甲苯≤10%、乙苯2%、甲醇≤5%、二甲基甲酰胺≤2%、萘≤1%。六是介绍了国外农药助剂禁限用情况,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农药助剂的使用制定管理措施,EPA助剂清单,欧洲一些国家明确规定在农药制剂中限用或禁用苯类有机溶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由于代谢产物乙氧基壬基酚属于内分泌干扰物而被禁用,在欧洲已经用乙氧基醇和其他温和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替代,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等。七是介绍了我国农药助剂管理探索,根据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和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的分类方法,结合我国农药助剂的实际情况,建议对我国农药助剂进行分类,按照毒性、危害性和管理强度递减的顺序将农药助剂五大类,一类是毒性明确,禁止使用的助剂名单,目前收录约57种化合物,因明确具有致癌、致畸或遗传毒性。二类是具有潜在毒性、限制使用的助剂,目前收录有51个化合物;建议我国要对这类助剂进行检测并重新评估,逐步制订其限量规范或标准,建议尽量不用或少用该类助剂;若使用了该类助剂,需要在登记时特别说明,并提供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价资料。三类是已有资料未发现其毒性风险的助剂,目前收录442个化合物,大部分农药助剂属于该类。四类是低风险助剂、推荐使用的助剂,目前收录160种;该类助剂毒性较小,无安全隐患,大多数为植物源产品或食品添加剂等;推荐用于农药产品生产加工,所以登记时不需要额外提供相关毒理学与环境资料。五类是作为农药助剂危害可控的助剂,该类助剂中有些可能是有毒的,但是有充足的资料证明作为农药助剂使用,或与农药配伍使用的情况下,对公众健康和环境没有不利影响,推荐作为助剂使用。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功能助剂研发中心的实验室主任卢忠利报告了《水分散粒剂助剂与应用》,张春华高工报告了《悬浮剂配方研究与助剂应用》,这些报告来自实验室结果,可操作性、指导性都很强,大家听了收获很大,江山股份、好收成韦恩、快达农化等企业代表还带着本单位农药制剂开发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来请教张博士、卢主任和张高工,互相交流和探讨了一些共性问题。协会还打算在明年继续与职大共同举办类似的学术报告会,邀请更多的老师参加活动,并开展农药制剂质量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