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加为收藏 | 联系协会 


 
  行业动态
  会员信息
用 户:
密 码:
 
行业动态  

 
江苏首个整建制化工园关停记:37家化企,逾3000职工,去哪了?
发布人:江山化工  发布时间:2018-9-29 14:57:19  浏览次数:738

江苏首个整建制化工园关停记:37家化企,逾3000职工,去哪了?

2017年底,长江岸边的江苏张家港市东沙化工园关停了。

作为江苏省第一个整建制关闭的化工园区,该园区涉及化工企业37家,占地近3000亩,职工逾3000人,涉及关停资金超20亿元。东沙化工园区的关停开始于2013年9月,整个过程历时4年多。

园区关停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关停的企业如今怎么样了,关停之后将如何重新定位?职工是怎么安置的?近日,记者赴张家港市南丰镇进行了采访。

关停前效益不错,2016年税收达2.58亿元

一个工作日的下午,记者来到东沙化工园。通常这正是工厂上班的时间,但园区里几乎只能听到知了的叫声。大半年前,这里实现了整体关停。走在园区的马路上,一排排行道树掩映着尚未拆除完的设备,工厂的大门紧锁,偶尔能听到施工的声音,那是在拆卸设备。有些厂房已经拆除完毕,空出的地块上,冒出了一些杂草。

东沙化工园区距离长江4公里左右,东南靠上海,南接苏州,西邻无锡,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捷的交通。2002年8月,张家港市政府批准成立化工园区。

当时的东沙化工园并不属于现在的南丰镇,而是属于乐余镇。现在的南丰镇党委书记沈琳当时正在乐余镇工作,参与了东沙化工园区的招商。

在南丰镇政府,沈琳回忆起当时招商的情景。他介绍,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是长江大开发的时候,沿江地区纷纷引进化工企业,东沙由于天然条件好,被不少化工企业看中。此外,当时全国在推行“退二进三”政策,调整城市市区用地结构,减少工业企业用地比重,提高服务业用地比重。中心城市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逐步迁出或关闭市区污染大、占地多等不适应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服务业。苏州市政府按照“退二进三”的要求,将位于苏州城区的江苏苏化集团等化工企业迁到了张家港。

沈琳说,在化工企业进区入园的要求下,东沙化工园严格遴选入园企业,要求企业的税收要在1000万元以上、污染物排放少、产出效益高。

园区内的化工企业效益不错,2016年的开票销售收入达28亿元,入库税收达2.58亿元。不过,苏南地区寸土寸金,土地开发强度逼近国际警戒线,环保压力也日益明显,“腾笼换鸟”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前些年,东沙化工园区周边居民因气味等原因意见比较大。”沈琳告诉记者,“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市政府决定关停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东沙化工园区,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回应群众关切。”

2013年9月,东沙化工园区整治工作办公室成立,领导小组涵盖了张家港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环保局、安监局等部门。同时,南丰镇成立工作专班,进驻园区办公,市镇两级环保、安监、社保等部门还成立了4个政策解读小组驻守企业,面对面解答职工的问题,建立完善“一企一档”,稳步推进化工企业关停工作。

当时计划的园区最后关停时间是2016年。

共抓大保护,园区企业依法依规有序关停

跃达实业的车间内,切割设备迸溅出的火花映照着厂房。工厂去年年初关停后,设备一直在清运,这是最后一批。

这家总部在上海的精细化工企业,2012年3月才在东沙化工园区投产,投资近1亿元,这几年的运营状况一直不错,销售额从每年1亿元增长到了1.7亿元。

“情感上接受不了。”公司行政主管茅晓峰回忆起听到要关停的消息时说。当时,跃达实业才刚投产一年,此前放弃了其他化工园区的招商引资机会。

跃达实业一边看着政策的“风向”,一边也做着最坏的打算——如果真的要关,企业下一步怎么办?

2016年底前,17家企业实现了关停,仍有20家尚未关停到位。考虑到企业和职工的平稳过渡,原本打算的最后关停时间推迟到了2018年底。

2016年底,江苏在全省开始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减少煤炭消费总量、落后化工产能,治理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环境隐患,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环境监管执法水平,全省环保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2017年初,东沙化工园区在这场环保专项行动中被点名批评:园区没有建立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环境监测监控不到位,周边群众信访不断。

考虑到现实因素,张家港市政府决定提前1年全面关闭东沙化工区,最后的期限为2017年12月31日。

看到这样的环保形势,跃达实业的负责人感到“企业非关不可了”。2017年上半年,经过与政府协商,达成了关停协议。在对公司的补偿中,引入了第三方专业评估公司,对厂房、设备等进行评估。

“补偿价格还可以。”茅晓峰告诉记者,当地政府一直为企业的外迁寻找合适的化工园。最终按照规范要求,落实了新的园区,原来工厂的部分工人也将跟着去新的厂区继续工作。

同样外迁的,还有三联化工、顺昌化工、大伟助剂等十几家企业。有2家企业因为成功实现了从化工企业向环保机械、仪表非化工行业的转型,将继续留在园区内。

也有一些企业仍前途未卜。“继续寻找合适的化工园区还是永远关闭,现在还是没有方向。”苏州优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利康有些无奈。作为一家合成樟脑的生产企业,这家公司属于药用制造,如果迁到外省,需要国家食药监总局重新审批,整个投产周期会比较长,不可控的因素也较多。

“有的地方需要5亿元甚至10亿元的投资门槛。有的化工园本身不规范,经常出现有一家企业违规、整个园区都得停业整顿的现象。”朱利康坦言,这些生产风险都是要考虑的。

“变身”东南工业区,重塑绿水青山

2018年春节前夕,南丰镇人力资源市场人头攒动,东沙化工园区下岗职工专场招聘会正在进行。

南丰镇属的重点企业,如江苏永钢集团、张家港市隆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创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为关停的37家企业提供了664个岗位,涉及操作工、文员、餐饮及质检等20多个工种。

根据工龄的长短、岗位的差异,关停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对员工的补偿方案。江苏苏化集团的4家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是2017年12月31日,其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缴纳至2017年12月,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另给职工补偿1个月的工资,再补偿1个月社保以及公积金的集体缴费部分。除依法需支付的相关待遇外,苏化系4家企业均给职工增加了综合补偿金。比如属于苏化系的苏州优合科技有限公司,工龄10来年的普通员工,补偿款能拿到10来万元。

东沙化工园的关停转型大概需要23亿元资金,为此,张家港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融资公司——东南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以此作为承贷主体。园区关停后,可以腾挪出将近3000亩建设用地,这些土地的回购是参照的2013年市场价,如今重新入市,价格已经上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由于关停所需资金带来的财政压力。

“东沙化工园区现在叫东南工业区,我们并不着急卖地,一定要引入好的项目。”沈琳最近一直忙着考察洽谈新的项目。当地政府已经对地块重新进行了规划:西边是海洋工程装备和环保装备,北边是新材料产业。现在已经有一个高端材料项目入驻,总投资约2.5亿元,预计明年就能正式投产,同时还有几家环保新材料企业,有意向入驻新园区。

杨勇原来住在东沙化工园附近的东风村,前几年搬到了镇中心。现在,他偶尔还会回去看看。“以前夏天不敢开窗,时不时有气味刺鼻。”他表示,现在老街坊们都说以前一直烦扰的环境问题解决了。

今年5月,江苏召开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作为长江大保护的典型,东沙化工园区的经验和做法在会上被推介。

“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张家港不仅有铁的决心,还有铁的手腕,关停化工园区是为了更好地转型升级,也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张家港市委书记朱立凡表示,“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治理污染不讲条件,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大力整治沿江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着力提升产业质态,扩大发展空间,努力重塑绿水青山,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   关闭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中国氯碱网 中国农资人论坛 第九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丸宏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丰田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市龙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同济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润鸿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南通宏洋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派斯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正达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利华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神雨绿色药业有限公司 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新华农药有限公司 海门市江乐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宝叶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金陵农化有限公司
南通南沈植保科技开发公司 江苏侨基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 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
南通市嘉禾化工有限公司(海门) 南通维立科化工有限公司 联合国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化学化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南通市植保站
南通市质量监督检验所      

南通市农药协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41789号